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手中。
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充分认识这一思想是推动新时代伟大实践、引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摆在重要位置,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悟,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奋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把《习近平著作选读》列入学习计划,深学细悟笃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全文如下:编辑出版《习近平著作选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定。
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历史主动精神、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水利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工程,强化 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智能电网、智能化煤矿、智慧火电厂等快速发展。
相比较还是邮电通信投资少,见效快,可行性大,通信改善可以弥补交通不足。《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建设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彼时,信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和驱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从1994年立项到2000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从2012年开始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到2020年服务全球······26年间,中国北斗探索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目前,我国已实现 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市市通千兆,农村与城市同网同速基本实现,城乡数字鸿沟有效弥合。在数字时代,这条路正展示出新的内涵与创造力。
踏上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筑牢坚实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驱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算力基础设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随着云南省独龙江乡5G试验基站开通,并成功拨通省内首个5G高清视频通话,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电商等在独龙江乡纷纷落地,让独龙族这个昔日最晚进入现代社会的民族实现了信息化一跃千年的梦想。2015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
全国首个算力小镇在浙江杭州开园。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顺应时代发展,用好数据新生产要素和算力新生产力,让数据要素充分流动、数据活力充分激发,中国经济正迎来更为广阔的蓝海。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一轮新的数字化改造升级热潮正席卷交通、能源、水利等多个传统基础设施领域。
千帆竞发春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并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深刻阐述了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特点: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同志将抓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数字福建的重要内容,为加快福建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前进方向。
各地纷纷设立新一年建成5G基站目标规划等,系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基础设施赋能千行百业2023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共有18家工厂新入选,其中中国占8家,折射出中国智造在全球工业新一轮变革浪潮中的重要分量。数据显示,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近年来,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特别是5G等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应用,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大幅提升,打造新型算力网络体系的需求极为迫切。《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发布实施。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翻看各地2023年的重大建设项目清单,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成为热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起势。
各类网信企业积极响应,加快IPv6升级改造步伐,加大放量引流力度······截至2022年12月,中国已申请IPv6地址资源总量达到67369块/32,位居全球第一。早在2013年,我国就成立了由产、学、研、用各方组成的5G推进组(IMT-2020推进组),推动5G技术研发、验证技术方案、支撑国际标准的制定。
此后我国IPv6产业发展加快,到2014年已有1亿部支持IPv6的终端上市······作为世界上较早开展IPv6试验和应用的国家,我国已在技术研发、网络建设、应用创新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具备IPv6大规模部署的基础和条件。《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要求提升跨区域算力调度水平······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截至2022年8月,我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16.98亿户,超过移动电话用户数,建成全球最大移动物联网络。这一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 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批数字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相继落地。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从不辜负实干者。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超过7900万台套。在习近平同志有力推动下,宁德实现 弱鸟先飞的通信跨越,当地硬件投资环境极大改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闽东大地拔地而起。
从城市到乡村,从矿井到珠峰,从海岛到戈壁,爬高塔、装天线、铺光缆······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者们不畏艰险、攻坚克难,打造出一张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全球最大5G精品网。安徽提出加快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从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到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光纤宽带跨越山海,连接起中华大地每一个角落。对于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这个信息时代的发展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远思考。
让互联网发展红利惠及全球,促进网络空间发展和繁荣,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百舸扬帆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述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文件将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作为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重要一环,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面向新时代,一系列部署相继展开。此后,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相继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组织积极开展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工作,全面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
风鹏正举海天阔,更扬云帆立潮头。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近8000台各型号北斗终端在铁路领域应用推广。移动互联网建设催生移动支付应用。
成都智算中心、兰州新算力产业示范中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算力中心等相继启动。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以关键底座之力不断支撑引领着经济发展的新方向。